深沟球轴承
导轨滚轮轴承
平面推力轴承
农机轴承
汽车轴承
特种轴承
635ZZ V1.7-90 特...
624ZZ V1.4-90 特...
624ZZ 微型U形槽(大槽)...
LV202-40ZZ LV20...
627-2RS EMQ P6Z...
MR126ZZ 电动牙刷配套轴...
697ZZ P6Z4 中性盖 ...
R2AZZ 高速低噪音 吸尘器...
60/3.275 P5Z4 批...
629-2RS 中性光板 P6...
俞坚钢(新昌政协)
新昌轴承生产始于1969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轴承成品生产基地,全球知名的轴承套圈采购基地和新兴的轴承装备制造基地,在全国和全球市场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形成了集聚规模及特色的诸多优势。至2014年,全县有轴承及相关制造企业1000余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从业人口4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是新昌重要的块状经济和民生产业。
一、2014年新昌轴承行业整体概况
2014年我县轴承企业经过了金融危机、市场竞争、转型升级等洗练,始终保持产业特色,发挥集聚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季度,我县52家规上轴承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2亿元,同比增长6.79%;实现出口交货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利润总额3.06亿元,同比增长10.47%,整个行业的发展呈现整体平衡、增长中速、稳中趋缓的新态势。同时,骨干轴承企业积极通过转型升级,逐步提升在整个世界轴承生产领域的份额和话语权,对新昌整个轴承行业的支撑作用也愈加明显。1-3季度,新昌轴承行业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68亿元,占52家规上轴承企业总销售的79.94%,其中五洲新春一家企业实现销售12.59亿元,占我县规上轴承企业全部销售的42.5%。这些骨干企业新项目、新业务的不断拓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县整个轴承行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二、轴承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4年,我县轴承行业虽然总体呈平稳持续上升态势,但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可预见的风险和危机在逐渐增加,一些矛盾和困难日益显现和突出。
(一)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国际竞争压力日趋增大
2014年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短期内难改疲软态势;全球流动性紧缺的缓和尚待时日,国外经销商受资金压力制约,轴承总的出口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出口业务占总销售比重高达42%的我县轴承生产企业压力尤其巨大。
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反思“去工业化”造成经济失衡的恶果,后危机时代再工业化势在必行。当前以SKF,舍弗勒为首的八大跨国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这八大巨头一方面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力量固守高端市场,压缩我国轴承企业已有高端市场份额;一方面积极进行产业调整扩大其在我国中低端轴承市场占有份额,势必会加剧我国轴承生产企业的恶性竞争,我县中小轴承企业产品大多为轴承套圈等低端产品,届时将面临国际轴承大鳄扩张和国内企业低价恶性竞争的双重夹击,极有可能陷入高端升级无望,低端守土不能的窘迫环境。
(二)轴承企业两极分化,整个行业潜在风险增强
2014年,一些骨干企业虽然通过转型升级如同凤凰涅槃上升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但是,一些低研发能力、低创新水平、低制造水平的“三低”轴承企业由于制造工艺和技术发展上的局限性,在精度、寿命、可靠性等方面无法参与竞争,只能依靠价格进行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这些企业在恶性竞争中资金萎缩,亏损严重,关停倒闭风险日渐增强。
更有一些轴承企业在实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以企业为融资平台,将募集资金投入房地产、采矿业或其他虚拟经济,使得实业的正常运行和技改升级受到严重影响,投资一旦涉险,资金链断裂必致整个实体企业倒闭。这些小轴承企业又互相担保形成脆弱的互保群,其中一环出事往往形成连锁反应,造成放款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飙升,政府处理关停倒闭企业债务、职工安置等维稳压力骤增。其中,极个别企业主道德败坏,生活上追求享受,经营上缺失诚信,出问题后恶意逃避债务,对整个轴承行业的诚信及金融环境的维护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三)企业要素保障需求与现实供给的矛盾逐渐加剧
2014年上半年对我县轴承企业聚集区域大市聚所辖的31家骨干轴承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企业认为目前最突出的困难为:第一位劳动用工成本太高(占调查对象54.8%);第二位土地需求得不到满足(占调查对象32.3%);第三位招工难而劳动力不足(占调查对象25.8%)。新昌土地要素保障上先天不足。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西部地区凭借其自身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传统行业有逐渐西进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招工难和招工贵已是大势所趋。而新昌的轴承企业大都是轴承套圈等磨前产品生产企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含量低、用工多的薄利行业,无力承担高额的土地费用,也缺乏引进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因此人和地的要素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矛盾逐渐加剧,甚至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制约要素。
(四)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制约企业发展
2014年由于国内外市场的低迷,同业恶性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资金的渴望明显加剧,但是整个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依然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落实困难等问题。在大市聚31家骨干轴承企业调查中,财产抵押的企业占比84%,财产抵押依然为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途径,许多无抵押无担保有订单的新兴轴承企业融资无门。
金融机构对中小微轴承企业短期贷款利率高、贷款相关业务回报条件高、名目繁多不合理费用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善,三个制约因素直接推动了中小轴承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在对大市聚31家骨干企业融资成本的调查中,企业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额度小于等于20%的为14家(占比51.6%);上浮额度在20%-50%的有8家(占比25.8%);上浮额度超过50%的有7家(占比22.6%),仅有2家约等于基准利率。再加上顾问费、手续费等等不合理费用和项目,企业的实际综合利率已超20%。而在走访中了解到,中小轴承企业的心理利率底线为不超过年利率15%,解决融资贵也成为当下扶持中小轴承企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轴承企业破除困局、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目前,虽然国内外竞争压力增大,不可预见的风险日益增强等等不利因素给新昌的轴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央新政推进改革的红利派发、国家对基础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城镇化加速推进带来的下游主机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等等有利因素,所以,新昌的轴承企业只要能抓住机遇,稳固优势,加快改造升级,必定能脱离困局,破茧重生。
(一)加快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专、精、特”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轴承企业生产的产品80%以上是中低档轴承,高技术含量的轴承基本依赖进口。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全面推进,航天工业、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等主机市场对高专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高端轴承需求量会越加膨胀。新昌的轴承企业就是要抓住这个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抢占巨大的高端轴承替代进口空间。第一是利用新昌有精密机床生产企业的先天优势,与日发等企业联合或协作,不断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先进精密机床,在高效、高可靠性上做文章,做更加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专业轴承;第二是专注某一领域或细分市场的产品,做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企业必须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树立先有精细化才有规模化的理念,走专业化分工的道路,做强做精细分市场,然后再实现规模效应;第三是专注“一大一小”市场,大力发展特色轴承。目前,我国的轴承产品中大型轴承占比不足3%,但需求却在以20%的速度激增,特别是重型机械、大型机组对大型轴承的市场需要十分旺盛。另一方面,或在轻巧细小上做文章,将重量和形状的独特发挥到极致,为高科技医疗设备、科研机床等专门设备服务。
(二)切实转变思路,积极稳妥推“人机协同发展”改革
解决土地稀缺、用工贵和招工难最有效的方法是推动“机器换人”,在提高生产效率上要潜力。但是,也不得不看到“机器换人”换的不只是人工设备,往往涉及许多相关设备的更新,甚至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再造,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许多中小轴承企业承受不起。所以,在条件成熟的企业推动“机器换人”的同时,还要转变思路,在人力资源上挖潜,走人机共存共同发展的道路。第一是转变企业属性,有条件的新兴轴承企业可以从单纯的制造业转化为设计、制造、提供完整成套解决方案、服务于一身的服务型生产企业。创新服务业态和制造方式,尝试推行轴承生产企业的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第二是与职业学校联合,大力加强职业培训,重视产研学结合,切实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第三是树立创新意识,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同时善借外力,向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借脑,以重金聘请或利益绑定等方式共同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向政府借力,参照智能纺机研发中心的模式,筹建新昌轴承企业的专门科技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第四是要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努力将自身从单纯做产品升级为创品牌的企业。
(三)政府引领,部门联动,以“大数据”实现风险管控
目前,轴承行业产能过剩、竞争环境恶化的现状在较长的时期内依然得不到改善,没有搭上转型升级快车道的中小轴承企业面临着严重亏损甚至关停倒闭的结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局面,政府应当积极作为,形成一个政府引领,部门联动,用“大数据”来遏制防范风险的良性环境。
在引领上,政府首先要积极落实国家的减税免税政策,坚决杜绝一切不合理的收费,为中小轴承企业减负松绑。其次,要遏制垄断,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土地、融资、项目审批等方面为中小微轴承企业量身打造政策制度,不能片面强调小微企业和大企业竞争中的程序公平,而忽视了兼顾全局发展的公正,真正让有希望、有活力的小微企业脱颖而出。
在管控上,要紧密实现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目前,我县政府走在前列,已经率先建立了风险摸排信息传递制度,但是这样单纯的数据传递所能发挥的效果是分散的、有限的。可以在传递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大数据”理念深化拓展税务机关已有的企业管理模型和行业管理模型,建立一个风险企业管控模型。各个部门在模型上实时更新数据,由系统根据企业利润、存货、应收应付账款、财务费用等重要经济数据自行筛选确定一个风险企业黑名单,然后分别采取对应措施。对成长性好、业务稳定的企业积极参与扶助,帮其渡过资金流动性不足等难关;对技术陈旧落后必然被市场淘汰的企业提前介入开展稳控;对某些道德沦丧、恶意逃避债务转移资产的企业主,则必须坚决严厉打击,防止其扰乱市场,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出现。
(四)多方合力,重在实效,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政府应进一步改善中小微轴承企业的融资环境,一方面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督促银行清除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杜绝对企业搭贷销售的项目。一方面积极研究拓展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渠道,中小轴承企业最大的难题是无抵押,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制定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例如商标权、专利权等,将这些无形资产的抵押转化为可具体执行的措施。从而解决一些成长性好的新兴轴承企业的资金问题。
金融机构要做好内功,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新昌的轴承企业抵押物少,造成他们所能从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往往资金少,期限短,在反复的续贷中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根据新昌中小轴承的特点和需求,尝试量身制作数额较高和中期限的贷款项目,既可以保障企业稳定发挥贷款的效率,又可以减少财务成本。
企业自身也要谋求自助,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银行贷款上,既可以把眼光放到相对成本低、产品类型丰富的债券融资;又可以积极争取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挂牌。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新三板”后,在便利融资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对外改善了企业形象,提升知名度,便于吸募人才,对内加强了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因此加快进入“新三板”也将会是新昌轴承企业提升改造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
2014年是整个轴承行业发展的挑战期,也是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更是轴承企业把握各自命运的分水岭,只要在政府的大力引领和扶持下,保持产业集聚的传统优势,积极转型升级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大轴承制造与装备制造企业的互动,稳固国内市场份额与开拓国际市场齐头并进,坚定不移地走“专、精、特”发展道路,新昌的轴承企业必定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新昌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今日新昌》2014年11月17日